联系我们
地址: 湖北省宜昌市伍家岗区城东大道168号
电话: 0717-6306311




Copyright © 宜昌茶业集团有限公司
鄂ICP备2022018647号-1
2025-03-19
来源:文化e家新媒体
3月17日,文化和旅游部官网发布《文化和旅游部关于公布第六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经推荐申报、材料复核、专家初评、社会公示、评审委员会审议等程序,确定了第六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名单942人,湖北共有39人入选,其中宜昌有10人入选,占湖北省四分之一。
此次入选的10位国家级传承人,分布民间文学、传统音乐、曲艺、传统技艺、民俗五大类别。
1.赵兴寿(民间文学·青林寺谜语)
扎根乡土六十载,用方言谜语编织民间智慧“活字典”,让千年俚语焕发新生
2.李作权(民间文学·王昭君传说)
以口传心授“复活”昭君故事,赋予传说时代温度
3.万会知(传统音乐·兴山民歌)
用特性三度音程传递峡江儿女的野性与柔情
4.李德翠(传统音乐·薅草锣鼓长阳山歌)
山尖尖上的“金嗓子”,让土家族薅草歌成为活态的民族史诗
5.肖世芹(传统音乐·宜昌薅草锣鼓)
将农耕号子化作田野交响,守护劳动的韵律与集体记忆
6.王德方(传统音乐·土家族打溜子)
铜钹镲间敲出 “土家交响乐”,让器乐“活化石”迸发时代节奏
7.严明军(传统音乐·长江峡江号子)
从纤夫到传承人,用高亢嗓音守护千年峡江
8.陆先模(曲艺·南曲)
“一丝一弦”传承“郁香的山花”
9.何建刚(传统技艺·长盛川青砖茶制作技艺)
守护万里茶道,沉淀百年茶香
10.向富昌(民俗·屈原故里端午习俗)
以一声吟唱传承千年端午,让屈原精神照进当代生活。
这份沉甸甸的“文化名单”,不仅为三峡文脉注入新活力,更将为宜昌非遗续写新篇章。《通知》要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积极开展传承活动,培养后继人才,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作出更大贡献。